丈夫病危...她急領2千萬還債 拿不出「1物」慘被課遺產稅
2025.09.19
### 提醒:重病期間提領存款須保留證明 否則恐併入遺產課稅
近年來,為了降低遺產稅負擔,不少民眾選擇在親人臨終前提領銀行存款。然而,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指出,隨著資料電腦化,稽徵機關已能查詢民眾生前的金融交易紀錄。如果被繼承人於重病期間無意識且無法處理事務,其繼承人無法提供資金用途的相關證明,則該筆提領款項將依法列入遺產總額並課徵遺產稅。
#### 重病期間提領款項須證明用途
依據《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》第13條規定,被繼承人死亡前因重病無法處理事務期間所舉借的債務、出售的財產或提領的存款,若繼承人無法證明該資金用途,則相關金額仍需併入遺產總額課稅。南區國稅局強調,民眾切勿誤以為只要在被繼承人生前提領存款便可避開遺產稅,重病期間的提領行為仍須保留相關憑證。
#### 案例分享:未能提供證明 2000萬併入遺產課稅
舉例,一名林先生因病住院期間,其銀行帳戶被提領2000萬元。經查核,該筆資金被結購外幣匯至林先生境外銀行帳戶。然而,由於林先生住院期間已無意識,無法自行處理事務,其配偶雖主張該筆款項用以清償境外債務,但未能提供清償債務的相關憑證或資金用途的佐證。最終,國稅局依法將該筆款項併入林先生遺產總額課稅。
#### 提醒民眾:保留憑證以免補稅
南區國稅局呼籲民眾,在面對親人重病期間的資金處理時,應妥善保存相關憑證或單據,包括借款合約、償債憑證等,以供稽徵機關查核。若無法提供有效證明,應依法併計遺產總額申報遺產稅,以免因漏報而遭到補稅甚至罰款。
再次提醒,正確申報遺產稅不僅是法律義務,更是避免後續法律糾紛的重要措施。民眾如有任何疑問,可隨時向國稅局諮詢,以確保自身權益。
近年來,為了降低遺產稅負擔,不少民眾選擇在親人臨終前提領銀行存款。然而,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指出,隨著資料電腦化,稽徵機關已能查詢民眾生前的金融交易紀錄。如果被繼承人於重病期間無意識且無法處理事務,其繼承人無法提供資金用途的相關證明,則該筆提領款項將依法列入遺產總額並課徵遺產稅。
#### 重病期間提領款項須證明用途
依據《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》第13條規定,被繼承人死亡前因重病無法處理事務期間所舉借的債務、出售的財產或提領的存款,若繼承人無法證明該資金用途,則相關金額仍需併入遺產總額課稅。南區國稅局強調,民眾切勿誤以為只要在被繼承人生前提領存款便可避開遺產稅,重病期間的提領行為仍須保留相關憑證。
#### 案例分享:未能提供證明 2000萬併入遺產課稅
舉例,一名林先生因病住院期間,其銀行帳戶被提領2000萬元。經查核,該筆資金被結購外幣匯至林先生境外銀行帳戶。然而,由於林先生住院期間已無意識,無法自行處理事務,其配偶雖主張該筆款項用以清償境外債務,但未能提供清償債務的相關憑證或資金用途的佐證。最終,國稅局依法將該筆款項併入林先生遺產總額課稅。
#### 提醒民眾:保留憑證以免補稅
南區國稅局呼籲民眾,在面對親人重病期間的資金處理時,應妥善保存相關憑證或單據,包括借款合約、償債憑證等,以供稽徵機關查核。若無法提供有效證明,應依法併計遺產總額申報遺產稅,以免因漏報而遭到補稅甚至罰款。
再次提醒,正確申報遺產稅不僅是法律義務,更是避免後續法律糾紛的重要措施。民眾如有任何疑問,可隨時向國稅局諮詢,以確保自身權益。